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圩桥村,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文字记载的古村落,村史有文字记载源于南宋淳佑年间——淳祐(1241年-1252年),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12年。
记得小时候,在圩桥村最东端,有一所青白色,三间一步三进的大屋子,便是韦氏崇德堂的宗祠。正中前庭一对大石马及屏门,其后通向中进的大门上一幅对联曰“延陵世泽,京兆家声”。京兆乃西汉都城长安,延陵韦氏发迹于陕西西安。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京兆杜陵人韦著,汉桓帝公车备礼征召他,韦著到了霸陵,称病归,于是逃入云阳山,采药不返家。有司上奏请求加罪韦著,恒帝特旨原谅他。后又下诏派京兆尹以礼敦劝,韦著遂不就征。而后韦著携子卜居延陵,因此韦著被尊为京兆迁居于延陵的韦氏始祖。到三国时期,韦著三世孙,高陵亭侯韦昭公定居云阳即今丹阳,韦氏大宗祠韦昭纪念祠建在延陵。延陵南北分的几十座大小韦姓村落皆为昭公后嗣。
历尽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小战争无数,隋朝的南征北伐,一统天下,至唐朝及北宋的太平盛世,到靖康之耻的金兵南侵,韦氏历祖历宗经历战火无数,在南宋淳佑年间,韦氏第38世思(志)仁公在延陵西南,古万顷洋中部西侧定居下来,成为圩桥村的始祖,始建圩桥村落。
现在村子叫圩桥村,翻阅家谱发现以前叫韦桥,具体什么时候改名的,遍寻家谱未见记载,从蛛丝马迹上发现,应该是在元末明初之际。韦桥,韦氏定居之地所建石桥也。 事实上,在圩桥村西南确有三孔大石桥,远近闻名,是宝堰通向九里的必经之道。现存的桥是拆修后的新桥,石桥在大跃进时已拆建成排涝站。至于为什么叫圩桥,考证如下:“圩”有三个读音 wei(音同韦)xu(音同墟)yu(音同于)。读wei的时候,指的是防水护田的堤。而有堤坝就少不了桥梁,且“韦”“圩”同音。在圩桥村西南确有三孔大石桥,远近闻名,是宝堰通向九里的必经之道。其实yu桥的真正读音应该是wei桥,现在我们所叫的yu桥是口误。(圩wei有三重意思1.防水护田的堤岸。2.有圩围住的地区:~田。盐~。3.圩子,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因此,圩桥的真正村名叫圩(韦)桥。
古时村落皆是傍水而居,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都符合依水居住的铁律。而桥又是村民出行的通道,因此推测原先的韦氏村落应该在桥的边上,结合家谱记载,圩桥村的始祖38世志仁公迁万顷洋而建村,石桥的西北边就是万顷塘,而桥的正北方有座关王庙(也叫关帝庙),供奉的是武财神和忠义的化身——关羽。古代,所有的供奉祠庙都建在村里的重要位置,所以我认为最早的圩桥应该建在距石桥北侧300米处的关王庙一带,而且此处是整个现圩桥村所有的土地中的最高处!证据有三:其一,以圩桥定名的石桥在村南二三百米处,小河水量丰沛,村址距正西万顷塘也只有三百米左右,符合古村落依水而居的定律;其二,全村人供奉的关王庙在圩桥范围内的地势最高处,而且关王庙直到九十年代初期依然存在,我们亲眼目睹过它的存在,符合村庙合一的古法;其三,八九十年代在耕田或插秧时,在关王庙北侧,经常踩到墙角或许多的古砖,这是村落存在的铁证。
综上所述,圩桥村西以关王庙为中心的直径三百米内,应该是最早的圩桥村。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几百年的沧桑变化,朝代的更新换代,饱尽战火离乱的村庄,最终被废弃了。只留下点点余痕,告诉我们曾经的存在和辉煌。
有时候,一个名字可以铭记一段历史,留给子孙后代有查找寻觅的线索。以关王庙为中心的韦桥村衰落废弃后,韦氏子孙迁是居于现在的圩桥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圩桥村西北方,距关王庙五六百米处,有一个地方新寨,以前是第六生产队的牛棚及副业所在地,小时候帮父母翻地种菜时,经常挖到碎砖废瓦,不胜其烦,老辈人只知道以前这有过村子,具体时间和位置没人知道,现在想来,这地方叫新寨,应该是以前的老寨子迁移过来的,应该是一个新的村寨。新寨的一田埂之隔就是丹徒县界域。所以说,新寨应该是以关王庙为中心的老寨迁移过来的。具体祖先们经过了什么样的波折和磨难,现在已经无人可知了,只有曾经的深埋地下的瓦砾在无声地诉说着后人不知的过往。
元蒙的血性杀戮,明朝朱氏的南征北战,于镇江苏州一线拉锯血战,明清之交的民族大战,太平天国的长毛屠杀,抗战时期的鬼子三光政策,让我们的历祖历宗经历了多少不堪回首的过往,而他们依然坚强地活着,传承至我们这一代,弥足珍贵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