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引起的口臭怎么办(肠胃不好口臭怎么办)

近期有朋友问到,口苦口臭一年多了,很苦恼,平时都不敢和别人面对面聊天,而且明明是口臭,但有时候又感觉到嘴巴甜腻,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否治好。

今天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事实上,口臭的确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患有口臭的人群就有约27.5%,这一数据也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口臭问题,其中,部分口臭的患者除了有口苦口臭的表现外,还常有嘴巴发甜,发腻的表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口苦口臭,嘴里发甜发腻,多为脾胃湿热!

在前面几期的文章中,就和大家讲到,排除因吃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等引起的口臭外,口臭是一种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口臭候》曰:“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然腑脏气臊腐不同,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也明确指出口臭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其中,常见有肝郁所致的口臭,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口臭,亦有肺热肠燥所引起的口臭。而出现嘴里发甜发腻的,则多为脾胃湿热型口臭。

《中医诊断学》中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指出脾胃湿热型口臭,典型症状有口气臭秽,口中黏腻,并可伴有脘腹痞闷,肢体困重,肛门灼热,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与胃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共同调节中焦气机,如果湿热之邪犯脾胃,或者因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受损,导致湿浊中阻,郁而化热;又或者因肝失疏泄,肝气郁滞,化热伤脾,均可导致脾胃湿热内盛,脾胃运化腐熟水谷功能失常,则腐热之气上行出于口,而引起口臭。正如《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八·口齿门》所述:“口者脾之候,心脾感热蕴积于胃。变为腐糟之气,府聚不散,随气上出熏发于口,故令臭也。”

而湿性黏滞,湿气郁积在体内无法排出,就容易造成口中黏腻不爽,如出现嘴里甜腻的感觉。

口苦口臭,嘴里发甜,能治好吗?该如何治疗?

《黄帝内经》曰“有诸于内,行诸于外”,而口臭的出现主要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故此,治疗口臭,重在调理脏腑功能,只要找对“根源”,辨证治疗,一般是可以治好的。

对于脾胃湿热型口臭,治疗原则为以清热化湿,调和脾胃为主。可用黄连温胆汤等方药加减治疗。

曾有学者选取90例脾胃湿热型口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根据患者实际辨证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方药组成有黄连片、升麻、半夏、薏苡仁、枳实、陈皮、牡丹皮、茯苓、白豆蔻、佩兰、甘草片。每日1剂,早晚分服,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的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口气臭秽、口中黏腻、肢体困重、大便溏泄等症状明显减轻,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的一组,总有效率达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

( 两组脾胃湿热型口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当然,黄连温胆汤加减只是口臭治疗中的一个常用方剂,在临床上,也可使用三仁汤加减治疗,三仁汤来源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该方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功能;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本方中的苦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气行则湿化;白豆蔻、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薏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总方通过宣上、渗下予湿热之邪出路,三焦分消,使湿热之邪尽除,以达到祛除口臭的效果。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