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摘抄党报(党报有哪些)

明天就是建党百年,相信从高考题出题导向中,大家也一定能感受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身在五道口的编辑部,我们从地铁站封站通知中早早感受到了北京的庆祝氛围,为了避免明天拥堵在路上,我们错峰给大家科普一波建党百年最可能考的党报理论。

建党100年,党报理论也在不同阶段发生鲜明变化,这期间,党报历经多次重大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孕育和发展党报理论。

从延安整风时期《解放日报》改版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改版,从改革开放后的党报改版热潮到互联网时代党报勇于创新,党报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

另外,新闻事业也分不同明显阶段。

这篇文章梳理关键阶段,明确【党报理论】 【新闻事业】鲜明变化,穿插新闻史的核心考点。

年里“党报理论”的变化

延安整风时期——《解放日报》改版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也是当时党内最有影响的机关报。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求得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从党风、学风、文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次在中共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在党领导的所有根据地和所有领域全面展开。

《解放日报》有力配合了整风运动的进行。同时,在新闻宣传领域,以《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党报改革,是新闻界进行整风运动的标杆,特别引人注目。

报纸怎么办才能成为党手中最锐利和最有力的武器?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回答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四个核心概念,即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改版》、“政治家办报”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苏联是一个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而且对中国友好,新中国各行各业和党的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学习“老大哥”。

党报工作方面,《人民日报》也学习苏联《真理报》的办报方式,在报道内容上出现大量会议新闻,缺乏报道国内重大事件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渐进尾声,党和国家即将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人民日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始酝酿改革。

1956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致读者》的改版社论。

改版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指导方针,改革重点集中于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和改进文风。

扩大报道范围的举措,拓展了版面,围绕经济建设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也登上了头版,新闻真正面向社会大众,成为传播信息、沟通民众的重要窗口。

《人民日报》通过改进文风,及时准确向人民群众传播最新消息,行文更为通俗易懂,在新闻稿件、社论中尽量用直接、简单的方式进行报道与说理,提升了党报的可读性与可信性,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这次改版,使“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的观点深入人心。

《人民日报》的这次改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党报的第二次重大改革。

这一时期,党报理论建设上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是“政治家办报”观点的提出。

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反复强调过:“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党报必须为党的各个阶段的基本路线服务。

1957 年他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指出了报纸的阶级性问题,后来与胡乔木、吴冷西谈话时又提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办报”要求党报的宣传,包括新闻、文章和社论,要联系当前的政治;要求党报宣传中央的每一个重要决策时,都要制订报道和宣传计划,并贯彻执行。

“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大观点。

改革开放后—党报改版热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两个凡是”对人们的思想禁锢被打破。

随着国门打开,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一些学术观点也传进来对人们施加着影响。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的利益主体更加多元,人们的思想大大解放,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

党报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的关键当口,党报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谬误出于口,则乱于千里之外。”党报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党的工作全局,关系到党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的形象,关系到党在意识形态领导的话语权。在改革开放的整体社会环境中,党报不改革,就跟不上新的形势。

改什么,不改什么,这是党报改革要思考的问题。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一大批党报,在改革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了“阶级斗争工具”的角色和说法,在改革中确立了“党报姓党,立足于报,要走市场”的基本思路。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也是这一思路的重要体现。

党报首先姓党。党报是党的言论机关,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管形势如何变化,这个定位是没有变的,也不能变。党报改革的目的,是使党报成为党掌握得更加灵敏、更加迅捷、更加准确、更有洞察力和号召力的“耳目喉舌”。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报作为权威媒体的代表,必须发挥导向作用。

各级各类党报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舆论引导,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党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互联网时代,党报要勇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党报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机遇,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南方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多家党报再次进行改版改革。

2019 年元旦,《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致读者》,宣告实行改版,主要措施是:将周一至周五每天原有的24 个版面减为 20 个版面,将周六周日每天原有的 12个版面减为 8 个版面,所有版面实行彩色印刷。

版面的减少,使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报道和文章,都是精挑细选之作。彩色印刷,配以照片和图表的大量使用,使报道的视觉冲击力大大增强。

此外,重要稿件都配“提要”,使读者对报道和文章的主旨一目了然。毫无疑问,《人民日报》顺应新媒体时代和“读图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应用新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媒领域已经发生巨大的变革,受众特别是年轻人拿起了“麦克风”成为传播主体,宣传阵地不再仅仅限于“报”,党报功能也不再仅仅限于“宣传”。

党报不仅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观,还要主动占据舆论引导的高地。

读者在哪里,党报的服务和引导就要到哪里。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人民日报》等党报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将发展重点放到“网”上,积极拥抱新媒体平台成功进行了改革转型。

建党百年的历史,也是党报发展的百年历史。

从《解放日报》改版到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党报改革推进了党报理论的不断完善。

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党报实践不会形成固定的模式,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党报理论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科学。

年 中国新闻史的不同阶段

新闻事业也经历了不同时期变化,主要可分成这几个研究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

“报刊是革命的手段和斗争的工具”

建国初期党的新闻思想、新闻事业学习苏联的风气和历史研究的特点,引领、规范和影响着中国新闻史研究。

这一情势纵贯于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大潮涌起。

延续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思想,已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依然认为,报刊是革命的手段和斗争的工具。

毛泽东指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上层建筑的一种,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这段论述,明确了报刊作为新闻媒体在革命斗争与建设中的作用和责任。

1、建国初期17年—“革命史范式”

受制于大的政治、文化和学术环境,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主导范式是“革命史范式”。其特点是将新闻视为革命的工具和阶级斗争的工具。

新闻史的研究,阶级立场鲜明,斗争旗帜高扬,“以新闻事业为研究对象,以媒介的政治功能为焦点”。

主要研究报刊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宣传动员作用。

“政治目的先行”“理论先行”成为常态。

新闻学研究敌我营垒分明,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结论不以史料为依据,历史分析不足。

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史研究停顿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极“左”路线在学术领域大行其道。

1968年发表的“两报一刊”编辑部文章《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全面否定建国以来的新闻工作,新闻史研究就此陷入了长达10年的停顿。

改革开放至今40年间的新闻史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党和政府的政治路线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革”结束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承继传统,迎纳国外先进研究理念与方法,学术研究风帆高悬,百舸争流。

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春风浩荡,学术发展更是百花盛放。

40年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统领新闻实践与新闻学术研究。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继续得到坚定的贯彻执行。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云程发轫。从此,中国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拨乱反正,走上正轨。

而关于党性和人民性,新闻真实性、客观性,新闻指导性、倾向性,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和探索,深化了新闻理论研究。

同时国门开放,一些新闻学者开始学习和引介西方传播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信息”“受众”等观念的引入。

威尔伯·施拉姆等所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等的译介,“为新闻工作挣脱旧观念、旧传统和旧机制的束缚,建立一套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实际需要的新的新闻观念和传播机制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丰纯高李可欣《建党百年党报几次重大改革对党报理论的贡献》

武志勇《7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述略》

匡俞佳《民国时期中国新闻史研究——以《战时中国报业》为例》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