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无法替代的财富,中国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永远无法替代的财富,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拥有种类齐全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居全球首位中国也是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绵延万里的华夏河山那些价值不可估量的世界级遗产就在你我身边

北京故宫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故宫对于匆匆而过走马观花的游人吸引他们的多是皇宫中锦衣玉食的浮华及各种神秘故事而历史学家则偏重于对明清宫廷政治的考证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对于深居故宫的研究专家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嬗变沿革及明清两朝的文物典章制度……中国明清史专家单士元先生曾说“故宫是一部中国通史,不只是皇宫”可见故宫及其中收藏的稀世珍品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与历史信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 白玉高台沿着紫禁城中轴线向北,越过龙纹石雕的御路,被汉白玉台基托举着的太和殿,显得尤为壮美巍峨。台基由三层重迭的须弥座构成,俗称“三台”。按照礼制,帝王在太和殿受贺时,文武官员需按照各自的品级依次站立,面向御座行三跪九叩之礼。一般来说,只有王公、相才有资格站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只能立于庭院,至于级别更低的小官们,只能在太和门外遥想天子的尊容了。(摄影/李少白,图自《中华遗产》2015年9月)

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与西方传统园林有很大差别据建筑学家童雋先生所说:园林的“园”,写成繁体字是“園”框“口”是围墙“土”似屋宇平面,可指亭台楼阁“口”居中,是池塘而剩下的那些笔画如石如树这是才子的眼光,富于美感苏州园林主人追求的是超功利的人生境界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色彩淡雅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植物的色、香、姿、声等可以组成独立的景观也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营造出诗化的环境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范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 网师园每次看江南园林,总会想起“文心雕龙”一词,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也太过精致。比如网师园,才九亩地,主景是荷花池和黄池假山,再点缀些古树,添置些亭廊。奇妙的是,它似乎又深远无尽:曲廊通向隐在绿树山石间的小山丛桂轩。透过花窗北望,只见一壁黄石假山,山不高,却气势雄奇,宛如天开。循着山廊“樵风径”西而北折,便是濯璎水阁。登阁,面前突然一片开阔,澄波潋滟,映出四周明媚的景致。(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5月)

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年\2014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Karst)原是伊斯特拉半岛上一座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由此,“喀斯特”成为岩溶地貌的代称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南方地区更有资格成为岩溶地貌的“代言人”中国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区到干旱区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包罗万象中国同时也是对喀斯特地貌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就有关于岩溶地貌的记载后来以明代徐霞客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录最为详尽从研究历史到分布面积中国是名副其实的 “喀斯特王国”美景何其多,大美喀斯特峰、林、山、谷、湖、石、瀑、泉、潭喀斯特地貌几乎集合了所有自然景观元素

◎ 云雾漓江水汽和阳光交融出或浓或淡的白雾,飘浮于山间;峰林、峰丛交错偎依,漓江蜿蜒流淌。桂林象鼻山至阳朔碧莲峡之间的江景,是漓江最美的一程,乘舟而下,青黛的石山和不缓不急的流水展示着最具中国风范的桂林式喀斯特景色。(摄影/滕彬,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0月)

中国丹霞

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完全由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地貌自其诞生之日便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它们是一群直立、陡峭的崖壁崖壁上裸露着红色的岩石岩石的层次与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而形成的纹理暴露在空气中宛如大地的丹青中国不仅拥有着庞大而多样的丹霞资源连它的名字都来自于中国古诗这种美丽的红色山体如降落大地的霞光般为中华文明抹上了一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色彩

◎ 陕北的沟谷型丹霞在陕北诸多的沟谷型丹霞中,其中一些从地貌形态上看,与美国亚利桑那州佩吉市羚羊谷相比也毫不逊色:一样的两侧峭壁曲线蜿蜒,一样的入射光线变化多端。只是因为陕北这些沟谷直到近年来才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所以它们的美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摄影/朴龙德,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4月)

大运河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大运河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特殊类型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物化载体记录了隋唐以来千年历史时期的文明特点和社会区域的多样性涉及黄河、长江两个中国古代文明核心区连接着齐鲁、中原、燕赵等最集中、最密集的文化区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走一趟运河足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5月

丝绸之路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然而,在李希霍芬的地图里丝路被想象为一条单一的路线实际上汉代凿空西域,开通了丝路南北道后后世又不断开辟出新北道和其他一些道路使丝路路网愈加繁密而路线的开拓同时又受到一些重要自然地理单元的影响两千多年来这条路书写了中西交流的历史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成功申报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中国境内共22处申遗点涵盖宫殿、石窟、古城、烽燧等诸多古迹

图自《中华遗产》2018年3月

良渚古城遗址

201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有些外国学者不认同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以为殷墟文化才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对此,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说:“如果这是中国文明的诞生,这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夏鼐先生的话音刚落“藏在深闺”的良渚古国,就出来证言了

◎ 良渚文化“人以群分”良渚文化(前3300-前2300年),以杭州余杭良渚遗址群为中心,环太湖流域分布,北依长江,西抵宁镇和钱塘江中游的浙西山地丘陵,向南波及钱塘江以南的浙东沿海地区,直至舟山群岛。迄今为止,考古人员在环太湖流域共发现了6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图中标记的是重要代表,根据良渚博物院展览内容制作而成。从遗址类型、内涵、规模、出土玉器等级等方面来看,这些聚落可划分成4个层级。从第一层级的良渚古城,到第四层级的庙前、桃园等遗址,居住人群的身份地位逐级下降,说明良渚时期社会分化已达到相当复杂的程度。(图自《中华遗产》2019年6月)

一处古墓,一些美玉,一片宫殿……半个多世纪以来“良渚”抽丝剥茧般吐露自己的秘密而直到本世纪初巨无霸城墙的现身人们这才结束了“盲人摸象”的探索看清了这一新石器时期的王国都城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堪称“中华第一城”

◎ 山川形势俱合宜俯瞰良渚古城这幅复原图可见,方正高大的中央宫殿区令人瞩目,方中带圆的古城城墙围护严密,城墙对角处,借用两座山丘——凤山、雉山作为天然角楼。城中水道设计密布而不杂乱,经由8座水门与外城水网连通,带来便利快捷的交通。这一划时代的城市规划,令人惊叹。(图自《中华遗产》2019年6月)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中国拥有55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37项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长城(1987.12)莫高窟(1987.1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1987.12;沈阳故宫,2004.7.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1987.12)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12)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12)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曲阜孔府、孔庙、孔林(1994.12)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庐山(1996.12.6)丽江古城(1997.12)平遥古城(1997.12)苏州古典园林(1997.12)天坛(1998.11)颐和园(1998.11)大足石刻(1999.12)龙门石窟(2000.11)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2000.11 ;明孝陵,2003.7 ;盛京三陵,2004.7)青城山-都江堰(2000.11)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云冈石窟(2001.1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澳门历史城区(2005.7.15)安阳殷墟(2006.7.13)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6.28)福建土楼(2008.7.7)五台山(2009.6.26)“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8.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6.24)元上都遗址(2012.6.29)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013.6.22)中国大运河(2014.6.22)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2014.6.22)土司遗址(2015.7.4)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2016.7.15)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2017.7.8)良渚古城遗址(2019.7.6)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项

World Heritage – Mixed Property 泰山(1987.12)黄山(1990.12)峨眉山-乐山大佛(1996.12)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江西上饶,2017.7.10)

世界自然遗产 14项

World Natural Heritage 黄龙(1992.12.7)九寨沟(1992.12.7)武陵源(1992.12.7)三江并流(2003.7.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昆明,贵州黔南,重庆,2007.6.27;重庆,贵州黔东南,广西桂林、河池,2014.6.23)三清山(2008.7.8)中国丹霞(2010.8.1)澄江化石地(2012.7.1)新疆天山(2013.6.21)神农架(2016.7.17)可可西里(2017.7.7)梵净山( 2018.7.2)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2019.7.5)

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可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相对两者合称“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比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

◎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中国最古老和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中国很多地区。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摄影/庞小凡,图自《博物》2013年5月)

近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6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103个项目如图什业图刺绣、松桃苗绣等项目列入名录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等一批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遗项目列入名录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2月

截至目前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557项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

中国的自然环境以及几千年来的历史蕴藏了不可估量的价值“遗产”的要点在遗字而不在产字产是容易制造出来的但是遗产是今天制造不来的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自然遗产是不受人类生产生活所破坏的相对处于原生状态的资源这些遗产如果被破坏掉了就再也不能再生了能再生的就不是遗产遗产只能保护,不能再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