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刺到无刺(3个花椒树品种介绍)

3个花椒树品种介绍(从有刺到无刺)

在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朴山脚下,种有20亩花椒园,远看和普通的花椒树没啥两样,但细看,你会发现花椒枝上没有一根刺。高秀梅说,这里是山亭区花椒产业的“改革田”。

已经天命之年的高秀梅,从事花椒研究12年,是枣庄市山亭区唯一一位从事花椒研究的高级农艺师。这些年,她“革”掉花椒身上的刺,让花椒种植户的效益大大增加。

科技推动花椒产业发展

山亭区是全国十大花椒主产区之一,“山亭花椒”被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分布在山城、徐庄、凫城等镇街。从2000年至今,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生态经济林树种,花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区花椒面积14.6万亩,产量5485吨,花椒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

高秀梅培育的无刺花椒品种。

然而,山亭区的花椒产业,从种植、采摘、加工,基本都还停留在粗放生产阶段。特别是表现在花椒品种上,大都以自然选择而形成地方品种为主,主要靠椒农自己留种。“山亭区本地长期以来主栽的都是大红袍、小红袍、大青壳、小青壳这四个传统品种,多少年没变过。”高秀梅说。

据高秀梅介绍,前些年山亭区一些地方对花椒的种植、采摘都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改进,成效却并不大。花椒种植过程中,不管是田间养护,还是病虫害防治,大都以“土法”为主。尤其是采摘,花椒满身是刺的先天特征,使得人工采摘困难,任何机械手段在它们面前收效甚微。

此外,浑身是宝的花椒,却只作为调味品之一为人知晓。具有高营养价值和深加工潜力的花椒核,大多被丢弃,即便是花椒油,也是通过最原始的加工手段生产而成。

“对这么一个种植面积广、经济效益大的作物,对它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说起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亭区科技局副局长孙彦华忧心忡忡。

可喜的是,自2019年以来,山亭区科技局通过申请科技项目的形式,每年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花椒作为其中之一,终于开始插上科学的翅膀。

培育无刺花椒成为首选目标

面对山亭区花椒品种混杂、良种普及率低、采摘困难、精深加工滞后等一系列难题,高秀梅把培育无刺花椒作为首选目标。

她先后引进陕西韩城的无刺椒、狮子头、南强一号,甘肃省陇南的金权无刺花椒进行繁殖育苗,建立育苗基地。“我们利用当地臭椒作为砧木进行花椒优良品种的嫁接育苗,花椒为灌木,根系浅弱,一般生长10年开始衰老。臭椒为檀香科乔木,根系强壮,臭椒砧木花椒可生产30年,生长健壮,产量高。”高秀梅说。

但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嫁接也得慢慢来,去年好不容易培育出了一批苗子,但遇到霜冻,全都死了。”高秀梅对记者说,“无刺花椒是芽变品种,用种子繁殖会发生返祖现象,重生的苗木有刺。不过用高压繁殖法就不会出现返祖现象。”

当地带刺的花椒老品种。

高秀梅介绍,高压繁殖是选用2—3年生枝,在枝的基部进行环状剥皮,并用刀刮去形成层,再用薄膜套上,填入湿土。待生根后,从发根的下部剪下移栽即成新植株。

“高压繁殖需要近一年时间,不仅慢,而且繁殖数量也很有限。如今,我们正在跟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组培育苗,以便全区推广。”高秀梅说。

打破瓶颈加快推广速度

为了加快无刺花椒的推广速度,2019年,高秀梅联系了山亭区多个花椒种植合作社,与之对接。

现在,山亭区花椒标准示范园已经由最初的朴山一个,发展到了二十多个,遍布山亭区花椒主要种植户。通过建设面积20—50亩标准化示范园,推广花椒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花椒生产提质增效,加快花椒老劣椒园更新改造。

高秀梅正在指导花椒种植户剪枝。

在山亭区徐庄镇柳泉村,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见到了正在为花椒树修枝的胡安峰,他告诉记者,在高秀梅的指导下,现在他的花椒园全部换种了无刺花椒,同时为了方便采收,树型整体还修建成了“V”字形。

“过去的老品种虽然味美价高,但是产量小,采摘收获成本也很高,每公斤要5—6元,一个劳力一天最多采50斤湿花椒。”胡安峰笑着说,现在花椒树没刺,采收工具派上用场,一个人一天就可以采摘100多斤,效率大大提升。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