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位轰动一时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后来结局如何?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能够盲目地“尊师”。尊重应当是互相的,为人师表,就应当树立榜样,首先做好老师的表率,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如果一个老师自己先丧失了师德,恐怕也很难让学生们信服。例如当年,那位轰动一时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后来结局如何?

1973年,北京海淀中关村第一小学的老师齐鸿儒要求五年级的小学生上交日记。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却犹如风暴一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班上有一个学生叫黄帅,她的日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天班上有位同学没有遵守纪律,老师就对她说,“我想用教鞭敲你的头。”黄帅写到“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对,作为老师对于同学的错误应当耐心教导,注意言辞。”但是这一句善意的提醒在齐鸿儒的眼里却变成了挑衅。

为了“惩罚”黄帅,她让班上的其她孩子集体孤立她。黄帅年纪虽小,但是却也感受到了别人对她的敌意,因此感到十分委屈,为此她写信给《北京日报》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当时教育界宣扬“批判修正教育路线”,黄帅的例子恰好就是她们所需要的。于是《北京日报》回信给黄帅:“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你和老师两个人之间的事了,而是有关阶级和路线的大事。”并且还公开发表了她的信件,随后中央媒体更是在头版刊登了此事。这一封短信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波“破师道尊严”的浪潮。

然而,黄帅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终究波及到了自己。过了一段时间,报纸将矛头直指“一个小学生”。黄帅的生活自此失去了平静。她的父亲入狱,母亲崩溃生了重病,家庭即将分崩离析。为了解决这个困境,黄帅鼓起勇气给中央领导写了第二封信。中央对此事也比较重视,派出了调查组。很快就查明黄帅父亲是被冤枉的。

父亲在狱时,黄帅正值高考,但是她努力减少此事的影响,考入了北京工业大学。在忙于学业的同时还要照顾母亲,直到父亲沉冤得雪之后,她才得以安心学习。本科毕业后,黄帅又前往日本留学,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两人生了一个儿子后选择了回国。她成为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还出了一本书。

黄帅曾说过一句话: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普通人。这句话的背后有多少辛酸泪。很多人都梦想着“不平凡”,但是对于黄帅来说,没有什么比普通、平静、安稳的生活更令人开心和满足了。因为小时候发生的那件事情,黄帅的家人和她自己都对“写日记”这件事情心有余悸,大学的时候母亲看见黄帅在写日记竟然跪求她不要再记录自己的生活了。多年间,她都一直不敢面对媒体,而后来从事编辑行业,大概能够视作她已经解开自己的心结了。

黄帅的一生过的并不容易,谁也没有想到一篇作为生活随笔的日记竟然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浪,并且成为她一生的阴影。其实这一切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要是放在今天是万万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参考文献:《师说》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